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

.

 
 
 

日志

 
 

教科版科学期末复习提纲(三年级下册)  

2017-06-20 08:36:11|  分类: 【文字资料】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教科版科学期末复习提纲(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
1、(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尺子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光滑或粗糙)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我们要对一棵大树的树皮进行观察时,可以用白纸和蜡笔来进行(拓印)树皮。
4、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樟树是(木本植物);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它属于(草本植物)。
5、狗尾草的上面部分是毛茸茸的,这其实是它的(果实)。
6、大树与小草的相同之处于都有生命,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有根、茎、叶。大树与小草的不同之处于大树高大、茎硬,寿命长,小草矮小、茎软,寿命短。
7、水葫芦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是(叶柄有气囊,里面充满空气)。
8、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为都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都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等。
9、水生植物常见的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完整的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1、看两片树叶是同一种树叶的依据是看它们的形状是否相同。同一种树的叶形状大致(相同)的,主要在(大小)、(颜色)、(老嫩)等方面不同。
12、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9、比较树叶的大小可以用测量(叶子的长度)和(叶子的宽度)的方法。
10、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1、植物的共同特征是:①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②需要(水分),(阳光),(空气)(营养)等;③都会(生长发育);④都会(繁殖后代);⑤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时,主要观察了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4、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
5、请画出蜗牛,并标出身体各部分的名称。蜗牛的身体可分为:头、腹、尾三大部分,背上背着壳,有2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长的触角上有眼睛。
6、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蜗牛用(气孔)来进行呼吸。当蜗牛睡觉不醒时,我们可以把它(放入水中)来唤醒它。
7、蜗牛的嘴巴长有很多的(牙齿),它喜欢吃的食物有(青菜)、(苹果)、(白菜)、(小草)、(面包)等。

8、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9、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如玻璃上爬行。

10、蜗牛头上有两对触角,靠触角来感知外界物体;长触角上有一对眼睛;蜗牛壳旁边有两个孔:一个是气孔,用来呼吸,能看到它一张一合;还有一个排泄孔(肛门),用来排泄。

11、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蚯蚓有其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环带离口较近的位置。(要会画蚯蚓的图,并标出口、环带、肛门的位置)

12、蚯蚓柔软,身体有体节,身体伸缩爬行,摸上去黏黏的。遇到水会乱跳,下雨天会爬到地面。

13、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14、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6只脚。用脚爬行。

15、蚂蚁遇到同伴时用触角交流信息;蚂蚁在行进的过程的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16、金鱼用鳍游泳;用鳃呼吸;金鱼没有牙齿,是靠吞食食物;身上有鳞片;吃鱼食或面包屑。

17、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环境也不相同,但是动物具有共同的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会吃食物;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蜗牛

蚯蚓

蚂蚁

金鱼

运动

用腹足爬行

身体伸缩爬行

用脚爬行

用鳍游泳

反应

缩进壳内

身体收缩

逃跑

游走

食物

菜叶等

枯叶等

甜食

鱼食、面包屑

繁殖

产卵

产卵

产卵

产卵

18、植物和动物的相同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生长发育,繁殖后代;它们的不同点在动物会运动,需要食物,会排泄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会运动,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复习提纲

1、我们身边的物体大多是由两种以上材料做成的,我们周围存在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等。

3、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里的沉浮能力。

4、材料的硬度越大,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5、木头、纸、金属、塑料硬度的排序一般是金属、塑料、木头和纸。

6、金属的特性:金属比较坚硬、有光泽、易传热、易导电、延展性(易敲打变形)。

7、铝片可以做成易拉罐,是利用金属的延展性。

8、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9、宽度和厚度都相同的木条、金属条与塑料条,这三者从韧性好到韧性差的排序是塑料条、木条、金属条。

10、塑料的特性:韧性好、重量轻、不导电、易于塑造成形等。塑料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是塑料可以重复利用。

11、物体的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材料不同的构造和组成导致吸水性能的不同。

12、金属、塑料、木材、纸这四种材料的吸水性由强到弱的排序是纸、木材、金属、塑料。

13、纸是由纤维组成的。用废纸造一张纸的过程:废纸浸泡——打浆——抄纸——压干晒平。

14、造纸术是由蔡伦发明的,是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15、有的材料在水中会下沉,有的材料在水中会上浮。

16、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跟材料有关。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容易沉,有些空心的金属会浮,但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容易浮。

17、木材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材料,木材的特点有重量比较轻、容易加工、承重性强、比较坚硬、能浮在水上、

18、一颗成材的树木至少要生长十几年,所以我们不能够浪费木材,应该要节约木材。

19、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0、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具有不同的用途。

21、砖瓦和陶瓷都是由黏(nián)土烧制而成的,但是需要消耗大量的黏土、煤和燃料。

22、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3、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棉花、黏土和皮革。有的是人工制造的,像金属、塑料、陶瓷和橡胶。

24、有的可以回收后再次加工利用,有的却不行。

25、复合材料具有单一材料不具备的性能,但是制造飞机的材料大多是单一材料。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复习提纲

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有固定的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

2、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3、水是重要的物质,它存在于植物、动物、人体、土壤中。

4、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

5、水是生命的源泉。(植物)、(动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6、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水是(淡水)。

7、水的用途很多。(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都要用水。

8、食用油会浮在水的上面,所以水比食用油重。

9、水和食用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10、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11、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12、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一般不用(尝)的方法比较物体

13、固体不会(流动),有固定(形状),有些是透明的有些不透明,不会形成(滴状),不一定有黏度等;

14、液体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都有点透明,都有重量,都会形成(滴状)等。

15、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16、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

17、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量筒必须放(平稳)。(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18、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

19、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气体。

20、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21、雪碧瓶盖大约能装(5 毫升水)。(常见的塑料瓶瓶盖,可乐、芬达、酷儿等)

22、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23、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气体。

24、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但不能被压缩到0。,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25、空气有(重量)。但是重量很轻。

26、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27、最早证明空气有重量的科学家是(伽利略)。

  评论这张
 
阅读(86)|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