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一、什么是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直接引语”是指在文中直接引用别人的原话。而“间接引语”是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意思,或引用自己说过的话。在语文写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将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进行转换的情况。
二、直接引语怎样转换为间接引语。
直接引语转换为间接引语时,不管提示语在哪里(前、后、中),都应该将提示语写道前面来。提示语不变。
例:小明说:“下雨了,我今天不到奶奶家去。”
改为:小明说下雨了,他今天不到奶奶家去。
“下雨了,”小明说,“我今天不到奶奶家去。”
改为:小明说下雨了,他今天不到奶奶家去。
“下雨了,我今天不到奶奶家去。”小明说。
改为:小明说下雨了,他今天不到奶奶家去。
1、标点符号的转换: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标点符号遵循“两去两改”的原则。去掉冒号和引号。感叹号、问号都改成句号。
例:他笑着问小姑娘:“小朋友,拾到什么好东西?”
改为:他笑着问小姑娘拾到什么好东西。
2、人称的转换:
A、直接引语中出现了第三人称,改写为间接引语时,人称代词不用改变。直接将句子整理通顺即可。
例:妈妈说:“小明到外婆家去了。”
改为:妈妈说小明到外婆家去了。
B、直接引语中出现了第一人称的时候,改写为间接引语时, 要将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
例:小云说:“我不玩了。”
改为:小云说他不玩了。
C、直接引语中出现的是第二人称的时候,要将句中的第二人称改为第一人称。
或第二人称改为实际人名。
若句中有第二人称“你”或“你们”,应该认真分辨“你”或”你们”在句中指的是什么人,而后用具体的人名来转述;若没有具体所指,则不用变换。)
例:妈妈这样说:“是啊,现在你是强者,是勇敢的人啦!”
改为:妈妈说我现在是强者,是勇敢的人了。
D、直接引语中同时出现了不同人称的时候,就应该根据以上的各项进行改写。
例:老师十分和蔼地对她说:“我们为该剧设计了一个旁白,你的口齿清楚,音色柔美,希望你担任这个叙述者的角色。”
改为:老师十分和蔼地对她说他们为该剧设计了一个旁白,她的口齿清楚,音色柔美,希望她担任这个叙述者的角色。
总结:“直接引用”与“间接转述”做好以下几点:
1、改换人称。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如果有第二人称,该为具体人称。
2、改换标点符号。冒号与逗号互换,去掉或加上双引号。
3、如果是问句,该为表示商量的祈使句。
4、增删个别词语,保持句子的流畅通顺。
把直接引语变成间接引语。
1.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毛笔字的写法。”
2.梅花兴奋地说:“我是中国人,我怎么能忘掉祖国的语言呢?”
3.他站起来对大家说:“孩子们,我要去开会了。你们要听话。”
4.奶奶问我:“今天我还给你送饭吗?”
5.妈妈说:“小明,今晚我加班,你自己做饭吃!”
6.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
7.小红军对陈赓说:“将军,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8.妈妈气喘吁吁地说:“我今晚有急事,你去姥姥家。”
9.江姐回答说:“上级的姓名地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地址,我也知道。”
10.小明和小红在一起写作业,小明对小红说:“你能教我怎样写作文吗?”
11.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 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12.妈妈对小红说:“你这么小,一个人出门我不放心?”
13.鲁肃对诸葛亮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14.“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5.刘明问小华:"你什么时候还我那本《故事会》?”
16.老班长说:“我快不行了。小梁,你要坚强些,带领两个小战士走出草地。”
17.李勤沮丧地对我说:"我的钢笔丢了,你能借我一支吗?”
18.他凑到我耳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练习题二:
1. 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2. 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3.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4. 李楠小声告诉我:“我家在少年宫附近。”
5. 小姑娘说:“我要去北京,我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6. 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7. 罗蒙诺索夫摇摇头对爸爸说:“我也要一本书!”
8. 雷锋对大嫂说:“我送你一程吧!”
9. 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你跳出井口看一看!”
10. 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11. 老师说:“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12. 有句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13.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14. 他惊讶地说:“原来是你!”
15. 妈妈对我说:“你今天晚上不能看电视。”
16. 爸爸说:“今天晚上你和妈妈先吃饭,我有事。”
17. 一个同学对我说:“借我一只笔。”
18. 外婆问我:“你在干什么?”
19. 老师解释说:“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
20. 老汉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是个党员吗?”
21.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22. 王强说:“老师,是我不对,您批评我吧!”
23.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24. 大孩子说:“爸爸,你看那树多高。”
25. 爸爸说:“我星期天 去旅游。”
26. 外公说:“这是向天椒,特别辣。”
27. 我说:“我这个老班长下岗了。”
28. 爸爸感冒了,他说:“明天我要去医院看病。”
29. 他说:“我明天去电影院看电影。”
30. 房东太太说:“我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我高兴得不得了……但我的儿子一直没有回来。”
练习题一答案:
1. 老师对我说,他(老师)教我毛笔字的写法。
2.梅花兴奋地说,她是中国人,她怎么能忘掉祖国的语言呢。
3.他站起来对大家说,他要去开会了。大家(孩子们)要听话。
4.奶奶问我,今天她(奶奶)还给我送饭吗。
5.妈妈说,今晚她加班, 小明自己做饭吃。
6.诸葛亮对鲁肃说,鲁肃借给他(诸葛亮)二十条船,他(诸葛亮)自有妙用。
7.小红军对陈赓说,小红军还要等小红军的同伴呢。
8.妈妈气喘吁吁地说,她今晚有急事,我去姥姥家。
9.江姐回答说,上级的姓名地址,她知道,下级的姓名地址,她也知道。
10.小明和小红在一起写作业,小明对小红说,小红能教他(小明)怎样写作文吗。
11.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 不是常对母亲说吗,(。)父亲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母亲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父亲哪能离开呢。
12.妈妈对小红说,小红这么小,一个人出门她(妈妈)不放心。
13.鲁肃对诸葛亮说,都是诸葛亮自己找的,他(鲁肃)怎么帮得了诸葛亮的忙。
14.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他(周瑜)真比不上诸葛亮。
15.刘明问小华,小华什么时候还他(刘明)那本《故事会》。
16.老班长说,他快不行了。小梁要坚强些,带领两个小战士走出草地。
17.李勤沮丧地对我说,他的钢笔丢了,我能借他一支吗。
18.他凑到我耳边轻轻地问,我见过电灯吗。
1.妈妈对小明说:“放学后,我来接你。”
2. 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3.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4. 李楠小声告诉我:“我家在少年宫附近。”
5. 小姑娘说:“我要去北京,我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6. 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7. 罗蒙诺索夫摇摇头对爸爸说:“我也要一本书!”
8. 雷锋对大嫂说:“我送你一程吧!”
9. 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你跳出井口看一看!”
10. 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11. 老师说:“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12. 有句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13.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14. 他惊讶地说:“原来是你!”
15. 妈妈对我说:“你今天晚上不能看电视。”
16. 爸爸说:“今天晚上你和妈妈先吃饭,我有事。”
17. 一个同学对我说:“借我一只笔。”
18. 外婆问我:“你在干什么?”
19. 老师解释说:“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
20. 老汉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是个党员吗?”
21.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22. 王强说:“老师,是我不对,您批评我吧!”
23.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24. 大孩子说:“爸爸,你看那树多高。”
25. 爸爸说:“我星期天 去旅游。”
26. 外公说:“这是向天椒,特别辣。
”27. 我说:“我这个老班长下岗了。”
28. 爸爸感冒了,他说:“明天我要去医院看病。”
29. 他说:“我明天去电影院看电影。”
30. 房东太太说:“我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我高兴得不得了……但我的儿子一直没有回来。”
1.妈妈对小明说,放学后,她来接小明。
2. 老师对我说,他教我怎么写。
3. 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4. 李楠小声告诉我,他家在少年宫附近。
5. 小姑娘说,她要去北京,她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6. 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王芳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7. 罗蒙诺索夫摇摇头对爸爸说,他也要一本书!
8. 雷锋对大嫂说,他送她一程吧!
9. 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青蛙跳出井口看一看!
10. 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11. 老师说,我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12. 有句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13.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14. 他惊讶地说,原来是他!
15. 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晚上不能看电视。
16. 爸爸说,今天晚上我和妈妈先吃饭,他有事。
17. 一个同学对我说,借他一只笔。
18. 外婆问我在干什么。
19. 老师解释说,梦里飞行,说明我们是在长身体呀。
20. 老汉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他道,还是个党员吗?
21.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让老汉先走。
22. 王强对老师说,是他不对,请老师批评他。
23.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他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他看。
24. 大孩子说,爸爸,看那树多高。
25. 爸爸说他星期天去旅游。
26. 外公说那是向天椒,特别辣。
27. 我说,我这个老班长下岗了。
28. 爸爸感冒了,他说明天要去医院看病。
29. 他说明天去电影院看电影。
30. 房东太太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她的儿子一直没有来。
第一者(我)说的话,在他人的转述中,要把表示第一者的“我”改为“他”。如:我说:“从今天起我要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则可转述为:他说,从今天起他要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
第二者对第一者说的话,由第一者转述,则转述中第一者“我”不变。如:爸爸对我说:“我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这句话由“我”来转述给他人,则为:爸爸对我说,他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
第二者对第一者说的话,由第三者转述,则转述中“我”则要改为“他”。如:爸爸对我说:“我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这句话由第三者来转述,则为:爸爸对他说,他爸爸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1]
直述句改转述句,是句型训练的一个难点。从它的形式上来看,有比较明显的两个特点,一是标点符号的变化,还有一个是代词的变化。标点符号的变化:就是去掉引号,冒号变成逗号。而代词的变化就是一个特殊语境下产生的相应变化,这是比较复杂的。
一、分类分析
(一)从被述者分析
1、直述句提示语在前。
爸爸说:“我晚上要去工作。”改为:爸爸说,他今晚要去工作。
2、直述句提示语在中。
“工作很多,”爸爸说:“我晚上得去加班。”
改为:爸爸说,工作很多,他晚上得去加班。
3、直述句提示语在后。
“我晚上要去加班。”爸爸说。
改为:爸爸吧说,他晚上要去加班。
提示:被转述者很容易辨析清楚、也就是要转述的是谁说的话,需要留意的就是2、3例中直述句的提示语在中或在后,这两种情况下,改为转述句时只需将提示语移至句首即可,这样就不会造成转述的话出现问题。
(二)从转述者或转述对象分析
1、 第二者转述(转给第三者)
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
爸爸说:“我晚上要去加班.”改为:爸爸说,他晚上要去加班。(虽未明确谁转述,但可以辨析出是第二者转述。)
2、 第三者转述(转给第四个人)
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1)爸爸对妈妈说:“我晚上要加班。”
改为:爸爸对妈妈说,他明天要去开会。
(2)老师对小明说:“我看了你的作文很满意。”
改为:老师对小明说,他看了小明的作文很满意。
3、转述者不清楚
姐姐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由于姐姐具体是对谁说了这句话并不清楚,所以可以形成第二者的转述句,也可以形成第三者的转述句。
(1) 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2) 姐姐说,小明这样做对,她就这样做。
4、转述者的对象不清楚。
校长说:“你们要好好学习。”改为:校长说,让我们好好学习。(既可以认为转述给第三者,也可以认为转述给了第四者。)
(二)代词相应变化的分析
代词变化主要是指被转述者原话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在改为转述句的同时,相应的根据转述者或转述对象的不同而发生的变化。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中的人称代词的变化。
A、 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B、 妈妈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
改为:妈妈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
2、 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中人称代词的变化。
A、 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
改为:妈妈对爸爸说,让爸爸去买点菜。
3、 指示代词的变化(这,那)
(1)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改为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他一定到我这儿玩。
(2)他对我说:“这是我的铅笔。”改为:他对我说,那是他的铅笔。
4、代词“它”的变化。
跟人称代词(她、他)变化规律一样,只需将其改为具体所指的事物名称。
爸爸对我说:“你把它(药)吃了!”改为:爸爸对我说,让我把药吃了!
5、没有代词的情况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改为: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6、趋向动词的情况(去,来)
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烧饭。”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去给我烧饭。
提示:综合以上分析,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分析,我们都可以得出:
第一:如果第一人称“我”,则直接改变为第三人称“他(她)”,复数情况变成复数。
第二:如果是第二人称“你”,一定要分清楚指的是谁,指的是谁,就改为让谁“叫谁”或者直接改为第一人称“我”( 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改为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他一定到我这儿玩。)复数情况变复数。
第三,如果是第三人称代词,则直接改用人名;代词“它”变为代词所指事物的名称。
第四,指示代词和趋向动词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变化。
第五,标点符号发生变化。
这便是直述句规范改为转述句时要遵循的5条规律。
评论